消除政府部门人浮于事现象,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把“缺位”的地方补起来。还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让人“动”起来。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上也别只盯着公务员这一条道
今年初,广东省政府纠风办针对省内各地各级政府工作作风问题,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暗访与跟拍。在电视台曝光的镜头里,不少乡镇部门不仅提前下班、闭门谢客,甚至有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打牌、赌钱。如此懒散、拖沓、恶劣的工作作风和形象,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一杯茶、一包烟,网上闲聊大半天”的衙门习气,弥漫于许多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这种庸懒散软的积习,到底该如何根治?
消除政府部门人浮于事现象,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把“缺位”的地方补起来。有些公务员在办公时间网聊、打游戏,轻松惬意地混日子,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政府部门职能的“顶层设计”不到位,对该做的“事”没有做刚性规定。
比如,有关部门要出台一项政策,是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多方听取意见,还是几个人闭门造车拍脑袋?后续政策执行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实践中暴露的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弥补完善?避免政策措施与实践脱节,党政干部、公务人员必须走出门、沉下去,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接地气、摸底数。
同样,公共服务机构的“事”目前也存在管理粗、服务浅等弊端:各项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在基层被挪用克扣,食品安全问题总是“潜规则”多年后才曝光,社会管理漏洞总是在“大案”发生后才惊觉……这说明,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相应职能还须充实、细化,不仅规定“管什么”,还要明确“怎么管”、管到啥程度。这样一来,谁还有工夫在办公时间扯闲篇儿?
根治“庸懒散软”,还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让人“动”起来。激励公务员想干事、干成事,需进一步完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应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制定公职人员的工作任务和业绩具体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本人的升迁、奖励等挂钩。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机制,增强个人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提高组织机构的活力与效率。如果不达标就靠边站、不学习就会掉队,恐怕大家不仅上班恪尽职守,而不是动辄闲着没事上网看八卦,下班后没准儿会有更多的公务员去充些“电”、加点“油”,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
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上也应该开阔眼界,不能死盯着当公务员这一条道。一些基层部门人员超编、无所事事,工资都很难足额发放。但一些人为了保住“公家”这碗饭,宁可拿半份工资,也要十羊九牧,大好年华就这样蹉跎掉了。为了挤进“公家门”,甚至出现有本科生应聘清洁工、研究生应聘城管的情况。如此学非所用,浪费青春和才能,的确令人惋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与其无所事事混日子,倒不如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一展身手,闯出一番新天地。改变青年人死抱“铁饭碗”的状况,一方面要矫正目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设计的偏差,让各行各业都拥有职业尊严,更重要的是,青年人须转观念、敢闯敢拼,与社会前进的脉搏共振。
奔腾的时代,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政府部门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庸懒散软”现象自然无处藏身。
上一篇:治治“舌尖上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