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阴阳五行”和宋明“理、气、心性本体”的导入,使孔子创立的儒学日趋庞杂晦涩。重温《论语》,使我们顿然卸去抽象思辨的滞重,不仅领略了孔式语言的简约隽永与韵律之美,而且体会了原典儒学的生动鲜活与实践宗旨,并深刻感受到了古今相连的文化脉搏和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价值观。
“仁”与“礼”是《论语》中论述最多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仁”不是一种单纯的品质,而是诸如谦和、宽厚、刚毅、忠信等众多优秀德行的总合。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仁”的根源是大爱、博爱,是人性的纯真、至善和大美,是君子道德和人格的极致。“礼”则是秩序、规范,是达成外在和谐的手段,故“礼之用和为贵”,事物“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与“礼”一体两面,互为资用,在不同的层面,派生和呈现出多样化的道德表现形态。
——在国家动荡、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它是耿耿忠贞的爱国情怀和慨然赴死的大无畏精神。“仁”是宽厚博爱之心,爱亲族、爱同胞、爱祖国。为国捐躯是大仁大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孔子一生历尽坎坷、奔波不辍,“知其不可而为之”;才能理解后世文天祥、夏完淳、方孝孺这些文弱的士大夫,在国难当头时何以能够挺身而出,杀身成仁。
——对待事业,它是专注、忠诚、正直和任劳任怨。孔子说:为国家做事,认真工作在先,考虑薪资在后(“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教导弟子子张,从政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岗不生厌倦,忠诚做好工作);对子路说,从政要自己带头,大家努力,不知疲倦(“先之,劳之”,“无倦”)。
对于从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搞政治就是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端正了自己,从政有什么难的?如果自己不端正,又怎么能够端正别人?这些话对于今天的为官者和从业者,有着特别的教育警示意义。
——于处事,它表现为诚实守信。诚信是“仁”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多次提到守信,比如“敬事而信”,“主忠信”,“谨而信”,“言忠信,行笃敬”,“言必信,行必果”,等等。孔子告诫弟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于为人,它表现为亲和友善。孔子教育弟子要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而亲仁”),互相督促勉励,和睦愉快相处(“切切偲偲,怡怡如也”)。要求弟子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然而,友善不是一团和气,是有原则的: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君子和而不同”),调和而不相互勾结(“君子周而不比”)。如今,《论语》中这些话仍然令人心智豁然,深得教益。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品行的要求,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德行标准的完美契合。孔子的思想宛如一条汩汩不息的河流,贯通了历史与今天。其根源是,孔子的价值观、道德观植根和发轫于人性的真善美,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崩坏。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学习和借鉴孔子思想,是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全民道德修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