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欢迎莅临

集团文化

文化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集团文化 > 企业文化 > 文化建设

温州市委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

更新日期:2012-02-02 11:20:05 点击率:

中共温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

2012-01-31 来源:温州日报

(2011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着力兴起全市文化建设新高潮,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加快我市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灵魂,同时也是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文化竞争。当前,温州加快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文化与城市文明、建筑、生态、旅游的融合,着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创造宜商宜居的人文环境。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发展投入快、产出大、效益高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强化创意对温州经济及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和推动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温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政府转型,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努力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学习型、廉洁型政府。

(二)建设文化强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既要有物质财富的充裕富足,更要有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虽然近几年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建成了温州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工人文化宫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创作了一大批公共文化产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但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特别是在温州人均GDP超过5500美元,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和需求愈发变得旺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三)建设文化强市是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温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创造活力,文化工作在温州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市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全面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深入组织实施文化大市“六大工程”、“四个强市”建设。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同心同德、奋力开拓,温州文化建设呈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我市六年多的文化大市建设,改善了城乡文化面貌,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素质,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市文化大市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探索之路,为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才能使我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城市的华丽转身和转型升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才能更好地巩固文化大市建设取得的成果,带领温州创造新的辉煌。

二、正确把握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我市文化建设新局面。

(四)建设文化强市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五)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从提高全市公民文明素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唱响我市传统文化主旋律入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和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文化作品提升工程、文化研究提炼工程、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文化阵地提质工程、文化人才提携工程等“六大工程”,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

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总体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文化改革发展的宏观环境切实优化;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者脱颖而出,服务社会和群众能力显著增强。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的文化强市。

(六)建设文化强市的基本原则。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温州本地实际,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温州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大力发扬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陶冶情操、教育人民、促进和谐的作用。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注重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又注重因地制宜、形成亮点,实现温州中心城区重点突破和各县(市、区)均衡发展相结合、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带动温州文化的全面繁荣。

——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和弘扬温州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开发和提升底蕴深厚的温州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温州文化创造能力和发展水平。

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必须融入温州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强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各个领域。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通俗化、大众化,并与弘扬新时期温州人精神、提升全民素质结合起来,凝聚起共同推进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七)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政校和我市近年来创建的“温州大讲坛”、“专兼职讲师团”、“大榕树讲坛”等有效载体,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坚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八)大力弘扬新时期温州精神。坚持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温州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深化对温州精神的研究、阐释,特别是要不断与时俱进地总结、提炼和丰富“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温州城市精神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并赋予温州人精神“创新、包容、开放、和谐”等更多新的时代内涵,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典型推广等多种形式,不断弘扬新时期温州精神,使新时期温州精神成为广大市民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转化为指导和推动温州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九)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要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明是非、守规则、重礼仪的良好道德风尚。重视做好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继续加强诚信温州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感动温州人物、见义勇为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楷模,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十)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社会氛围,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全面提高市民的人文科学素养,树立“书香温州”新形象。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广泛开展 “一个班子一个龙头”、“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全民读书月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各类党员、干部的学习平台和教育阵地,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十佳”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和“百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党员标兵等系列评选活动,以示范典型推动学习型城市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优秀文化产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创作生产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温州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产品对人的素质提升、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转型的重要引领作用。

(十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紧密联系温州实际,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持以温州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的实践”、温州转型发展、温州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科学精品。整合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着力培育一批优势学科,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对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作用。实施社会科学普及联动工程,利用“社科普及周”和“温州学人大讲堂”等平台,扎实推进社科知识普及。加强社科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的建设,实施历史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制度,鼓励创意社群和当代温州知识群体的成长。

(十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重点推动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温州改革发展题材、现实生活题材、青少年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等作品的创作。抓好“五个一工程”等国家和省级重大奖项参展参赛作品的创作生产,形成一批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摄影、曲艺、民间文艺等各个门类的文艺精品。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温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去,在社会生活中汲取题材、提炼主题,创作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发挥文艺评论和批评对文艺创作的促进作用。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十三)打造温州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温州文学、书法、合唱、舞蹈、戏剧等优势艺术门类发展,积极开展“文学的温州现象”、“ 书法的温州现象”、“合唱的温州现象”、“舞蹈的温州现象”等研究、宣传活动,努力把这些艺术门类打造成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承办和创办中国(温州)书画大展、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有影响的“国字号”文化活动,引进先进文化理念,使温州成为若干项全国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推进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及数学家之乡、诗词之城等文化品牌的申报和创建,打造更多的城市文化名片。充分发挥温州籍文化名人的团体影响,宣传推广他们的文化成果,努力把“温州人文化”转化为温州文化,使温州籍文化名家成为温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助力。

(十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立足温州实际,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大力支持温州新闻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进一步占领网上宣传阵地。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开展“创建文明网站,培育网络文化自觉”活动。加强技术手段和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规范、科学、系统、动态管理水平。

五、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文化工作的基础,又是发挥文化社会功能的载体。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十五)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年内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群众满意度高的覆盖城乡的市、县、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市本级要加快启动市文化艺术大楼、美术馆、文艺之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县(市、区)要进一步抓好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广播电视、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街道)要以乡镇撤扩并、农村转并联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文化事业建设,提升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能力。农村(社区)要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便利性为原则,积极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新社区30分钟文化圈”。至2015年,每百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要达到20平方米以上;人均藏书量达到人均1册以上。

(十六)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大力弘扬温州传统民俗和节庆文化。积极组织开展拦街福、划龙舟、“温州文化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艺术节”、“新春文化大舞台”、“体育大会”、“全民健身日”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温州大剧院、东南剧院等文化设施的作用,积极举办“专题音乐会”、“艺术沙龙”、“周末剧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多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广泛开展各类民间民俗表演、民间艺术节庆活动。发挥流动舞台车、电影放映队、图书流动站、大榕树市民学堂等载体的作用,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深入推进“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

(十七)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在提供服务、组织活动、培训骨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推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社区ATM机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实行资源共享、就近借阅、通借通还,全面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群众的能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要有二分之一需达到文化部规定的一级馆以上,其余的要达到二级馆以上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全部达到一级站以上。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连锁服务、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县(市、区)乡镇(街道)延伸。支持新闻单位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

(十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补助机制,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扩大政府采购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实行票价补贴,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重大文化活动委托承办运作机制,对重大品牌文化活动采取招投标方式,委托具有实力和经验的社会团体或企业承办。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主题公园等,免费或优惠对社会开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

六、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我市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十九)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大力实施文化产业“1030”工程,着力培育10个文化产业园区、30家文化重点企业,并力促1至2家文化企业上市。重点发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创意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体育健身休闲业等十大文化门类。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性产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文化投资集团和体育投资集团为龙头,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成长型文化企业,特别是发展一批创意型文化企业。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品专业市场。

(二十)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化水平。加强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和指导,科学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布局,加快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产业调整,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温州百工城、温州传媒大厦、温州文化商品市场第四期、泰顺国际影视城、乐清文化MALL城、瑞安文化园、龙湾文化产业观光园、平阳卧牛山文化园、洞头海霞军事文化旅游区、文成“英格堡”阿尔卑斯风情小镇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利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资金、资源、人才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支持浙江创意园、东瓯智库创意园、温州报业文化创意中心、广电传媒集团创意园、温州工艺美术大师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继续评选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十一)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推进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影视、数字报纸、数字高清电视、视频点播、手机报刊、动漫游戏、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化业态。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核心技术,努力抢占文化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增强文化对品牌塑造的推动作用,注重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增加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提高企业品牌附加值。

(二十二)努力扩大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努力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层次文化需要。完善和优化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市民良好的文化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注重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深入挖掘温州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和发展古村游、生态游、农家乐、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七、扎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温州文化软实力、改善城市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要大力推进创建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全力打造温州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提升温州的文化品位和城市整体形象。

(二十三)抓好有形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开发。切实抓好有形项目的支撑,让有形项目搭起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框架。按照“规划方案先行、维修整治并进、保护利用并重”的方针,完善《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深入研究城市建筑文化,合理配置建筑形态和建筑色彩,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协调,形成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大都市建筑风貌。结合城市空间机理和发展结构,凸显温州“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依水边、水穿城过”的山水城市特色。深入实施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完成夏承焘旧居、东瓯王庙、永昌堡抗倭遗址等文物古迹的修缮和环境整治。实施江心屿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深入研究挖掘温州佛教文化、温州建筑文化、江心特色文化等文化内涵。实施泽雅传统造纸技术示范工程,使四连碓造纸作坊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和具有开放、人文价值的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展示的示范基地。

(二十四)抓好无形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深入实施“守望非遗”行动,建设非遗博物馆。启动划龙舟等项目申遗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深入研究温州民俗,对温州主要民俗节庆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办好乡土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瓯塑、瓯绣、瓯瓷、蓝夹缬、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传统工艺的研究、挖掘、开发力度,并推动温州工艺美术与旅游的融合,使我市众多的工艺美术精品进入各风景旅游点代销。加强温州特产饮食的开发,制定温州名小吃和温州名土特产认定管理办法,建设温州名小吃一条街。要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育功能,推进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让无形的精神文化渗透进每个市民的心灵,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十五)加强温州历史文化研究。要深挖温州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温州文化研究工程,做好温州当代发展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继续打响“温州学”文化品牌。加强对永嘉学派、温州南戏、人文雁荡以及温州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研究,做好《温州通史》编写出版的各项工作,着手编撰《温州文化通志》、《温州文化遗产丛书》,编辑出版《温州乡土文化书系》。深化温州人群体研究,特别是晚清知识群体与民国温州文化名人的研究。加强温州地方文献整理工作,加紧编纂《温州史料辑刊》,继续编辑出版《温州文献丛刊》、《南戏大典》、《温州学人文选丛书》,适时启动《永嘉学派全书》、《晚清温州知识族群著述集刊》、《外文温州文献集成》的编纂工作。

八、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增强文化活力、彰显文化魅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和内在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竞争力。

(二十六)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国有文化企业。组建文化投资、电影、演艺等大型国有文化集团。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推进电影公司、电影剧院、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推进党报发行体制和影视剧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广电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发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十七)完善文化产品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加大对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文化作品的奖励力度,建立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评价机制。继续实施政府文艺奖励、重点文艺作品扶持和签约作家制度,设立“温州文化杰出贡献奖”,表彰在文学艺术、人文社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加大对社科人才和学术精品的激励力度,做好每年度的社会科学精品出版资助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二十八)创新和改进新闻舆论引导机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逐步使新闻发布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强化突发事件新闻处置机制建设,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疏导公众情绪。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切实保障媒体采访权,推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加强新闻阅评、出版物审读和视听评议工作,深入落实“报纸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质量综合评估办法”、“报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纪违规扣点警示制度”,加强新闻媒体管理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进一步完善“温州新闻奖”的评选办法。

(二十九)推动温州文化走出去。按照官方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流并重,商业演出活动与政府文化交流活动并举的思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挖掘和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温州特色的对外文化精品项目,借助“温州文化周”、“情暖温商全国巡演”、“温州文化艺术节”、等形式,积极向外推介温州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温州文化影响力,提升温州美誉度。加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与意大利《欧华时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电视亚太台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力度,拓宽海外宣传窗口,密切海外华人华侨与温州的联系,增进国内外媒体对温州的了解。以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为平台,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海外华人华侨后裔的文化交流机制。

九、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十)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文艺人才“星辰计划”和文化名家工程,造就一批群众喜爱、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人才。扶持资助重点文化教育创新团队发展。加强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党政文化人才、社科人才、新闻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网络文化人才。加大拔尖人才的引进力度,研究出台《温州市文化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解决人才引进中的户口、住房、福利保障、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着力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行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制度,创新培养方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健全人才使用、流动机制,采取签约、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温州市各大高校在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工艺美术等专业。

(三十一)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当前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和我市乡镇(街道)撤扩并的重要机遇,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并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民间文化人才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于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的给予有效的扶持。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扶持成立各类民间文化社团,努力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并逐步向规模以上企业、社区、学校拓展。

(三十二)积极构建文化人才服务社会的平台。广大文化工作者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力量,要着眼于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特长,积极构建文化人才服务社会的系列平台,引导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投身温州文化建设。建立文化指导员制度,鼓励文化人才就近深入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部队等基层单位,担任文化指导员,指导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我市“文化创建示范点”、基层文化馆(站)、文体兴趣小组、“文艺四进”等阵地和活动的功能,使之成为文艺工作者展示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层舞台。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主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成为先进文化的优秀生产者和传播者。

十、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三十三)加强文化工作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实施党政领导“一把手”工程,加强对文化强市建设的组织和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两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相应机构和人员。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体系,强化文化建设督促检查,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目标、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发挥文化统计工作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

(三十四)加大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对文化的财政投入的增幅高于本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各县(市、区)要相应提高文化大县(市、区)建设专项资金的数额,有条件的地区也应建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市、县两级分别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

(三十五)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省现有的文化发展政策,并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严格落实《温州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市场准入、财政投入、税费征收、工商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给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有力扶持。加大对文化建设用地的支持,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用地专项政策,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土地上予以优先支持。在不改变用地主体、不重新开发建设等前提下,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旧工业厂房、旧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文化体育产业,其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
(三十六)加强文化领域管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推进文化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文化领域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在把握正确宣传导向的同时,抓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巩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努力净化文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文化法制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

根据温州市深化市级国企改革的工作要求,20201月,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简称市工业与能源集团或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集团同时还挂温州市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牌子。

联系我们

地址: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
电话:(0577)88812952 55598008
传真:(0577)88812833
邮编:325088

版权所有 (C)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 浙ICP备11019396 

技术支持:温州优谷科技
Baidu
sogou